活躍在西藏高原深處的“小虎隊”
1988年7月,臺灣開麗唱片公司推出一檔電視新春爭霸戰(zhàn)節(jié)目,對象皆是青少年學生,故名“小虎隊”,演出內(nèi)容清新,大受歡迎。今日,在西藏高原深處也活躍著一支以80后、90后為主體的中交通力勘察設(shè)計“小虎隊”。
2012年10月31日,受股份公司派遣,我們一行由昌都出發(fā),赴貢覺——芒康檢查工作,看望工地現(xiàn)場工作人員。汽車經(jīng)過一上午的艱難爬行,下午1點多到達貢覺縣城莫洛鎮(zhèn),與接我們的項目負責人任龍江等會合。
下午,我們繼續(xù)前行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公路上。高山峽谷、雪山、莽莽草原映入眼簾。高原秋日照進車內(nèi),人身暖洋洋的,但車外溫度已達零下7-8度。高原精靈藏羚羊、野兔等不時閃現(xiàn)。夜幕降臨,汽車駛?cè)霟o人區(qū),路況越來越差 ,坑坑洼洼,在汽車艱難行駛、大家說著與狼的遭遇的時候,前方出現(xiàn)招手的人群,停車一看,他們是中交通力勘察設(shè)計研究院設(shè)計二所的劉瑞、朱少波、張葆永、張兆鑫等4名小伙子。他們做完一天的勘察任務(wù),準備回駐地。高原深秋的夜晚、寒氣襲人,他們說,正準備尋牛糞點火取暖等車。車上,小伙子們有說有笑,他們大都是87年以后出生的,來自西安等不同城市。到駐地一看,他們住的是鄉(xiāng)政府給的一間客房,6個人擠在一起,厚厚的棉被抵擋夜晚的寒冷。廚房一口高壓鍋、一罐煤氣解決吃飯問題。共產(chǎn)黨員、司機徐龍龍擔起了主廚的擔子,米飯、掛面是主食、蔬菜、副食較少,咸菜當家。洗一次熱水澡已成奢侈。面對此情此景,股份公司黨委副書記鄭勝金、中交通力勘察設(shè)計研究院西藏分公司總經(jīng)理劉飛云都十分感動。
這里,我們想起了中交通力企業(yè)文化宣言“中交通力人只要把吃苦耐勞、迎難而上、不畏艱險、越是艱險越向前的不屈不饒、永不言敗的大無畏英雄氣概始終貫穿于艱苦奮斗的中交通力文化中去,把敢于吃苦、勇于挑戰(zhàn)、勇于拼搏、敢打硬仗、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艱苦奮斗文化傳統(tǒng)永遠扎根于企業(yè)科研開發(fā)、生產(chǎn)經(jīng)營中去,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就沒有完不成的事業(yè)。
當晚,我們在芒康又見到了中交通力勘察設(shè)計研究院巖土工程院派出的以謝林濤為領(lǐng)隊、白杰、李勝永、段云飛、滑群英為成員的5名年輕人,他們將從芒康開始,打鉆至貢覺項目終點。
他們是中交通力的脊梁,是一支活躍在西藏高原深處的“小虎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