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通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人員岳夏冰出站考評會議召開
2021年9月3日上午,中交通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科研人員岳夏冰出站考評會議在中交通力大廈六樓會議室召開。
會議指出:博士后制度是世界一些發達國家在科技、教育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造就優秀人才的制度,博士后制度在世界已有多年的歷史。1984年5月,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向鄧小平同志建議,借鑒國外的博士后制度,在中國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實行博士后制度,小平同志當即表示贊成。據統計,這一制度實施30多年來,全國已經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01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405個,先后有20多名博士后科研人員成為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后科研人員已經成為最活躍、最具創新能力的高層次創新人才。
2010年,中交通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與長安大學一道申報成功中交通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招收了西北大學博士谷天峰,長安大學博士汪海年、惠冰、岳夏冰,中交一公院博士馬明進站進行科研課題研究。谷天峰、汪海年、惠冰博士后均已完成科研課題,考核合格出站,成為所在單位教學科研工作領軍人物。
岳夏冰博士于2017年11月進入中交通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開展博士后科研工作,重點開展了《固化劑穩定土路用性能與工程應用研究》和《超重載條件下路基土工程特性研究》等科研課題。在此期間,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篇,其中SCI學術論文2篇,EI論文1篇,獲專利授權5項,軟件著作權2項,表現出優秀的科研創新能力。按有關規定,在站期滿,考評出站。會議根據岳夏冰博士的學術報告等有關材料對其學術水平、科研成果、經濟社會效益和動手能力進行了評議。
會議要求:岳夏冰博士要以此次的評議會為起點,發揚成績,刻苦鉆研,在今后的教學、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